close

若要談到日本當代建築,其多元的面向來自於西方國家與自身傳統文化的碰撞,吸收他國文化之精髓後,轉而演繹發展成自身文明的內涵,日本建築自此開始邁向多樣化的開展。近年來日本建築家逐漸在世界上嶄露頭角,一個個明星建築師掀起一陣「東方」旋風,在現代主義當道之下,走出日本建築的獨特之路。

本文期望在以時空為背景的歷時性進程中,歸納、選題出日式風格設計的趨勢探討,不僅是從當紅幾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剖析,我們也將於近幾年日本建築大賞的得獎案例中,試圖窺見這股風潮。這些都是有助於我們了解目前日本新建築的嶄新設計思考來源。

老宅改造,在現代主義中保留日本傳統的文化觀

猶記今年前往觀賞蜷川幸雄導的舞台劇《哈姆雷特》,在感受戲劇力量的同時,也相當好奇身為來自亞洲的日本人,蜷川幸雄是如何說服西方世界接受他的劇作?蜷川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想創造的並不是旅遊伴手禮般的『日式《哈姆雷特》』,而是在尊重原作,忠實詮釋出箇中精神的同時,加入日本傳統文化與明治時期的典型原鄉風景,讓戲劇本身的可能性擴增,相當具有文化意義,同時也讓國際人士對蜷川幸雄刮目相看。

在建築發展上,是否能在受西方世界影響的同時,透過保留日本傳統的文化觀,讓老建築突破空間的限制,連接上「時間」的意象呢?

首先,我們發現近期許多得獎案例中,在改造老建築之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一座城市的進步,必定會展開追求「新」的過程,不論是新的建材、新的建造技術、新的數位科技,都將因應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同步前進。但敵不過歲月時光的老建築呢?它們存在的意義是否該被放在人們的心中?那些隱藏於建築之中的傳統文化,是不是不該被輕易放棄?

▲從江戶時代後期留存下來的古名宅,在「タクタク/クニヤス建築設計」的改造之下,以繼承不同世代建築為立意,希望能延續歷史氣息,我們可看見該建築新舊合一的韻味,彷彿將時間串連了起來。此案例於2014年獲得GOOD DESIGN AWARD。(via

▲老房子重建已經成為現代都市更新每天都需面對的課題。該案例獲得青木淳擔任審查委員長的「AICA施工案例2014年最優秀賞」,位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建築師佐佐木勝敏將可保存的部分(即房子四周的庭院與圍牆)留下來,將新蓋的建築設計成日本傳統樣式,是建築師為新與舊之間找到的折衷方案。©佐々木勝敏建築設計事務所

建築家隈研吾相信建築必須追求與大地環境及宇宙的合一,並且對材料物質的循環再使用作出思考,另外還必須回應建築與時間的關係,他認為建築不該是片段或武斷的,像是日本傳統的木構造建築,往往在屋主與建築長期綿密的互動修整關係當中,留下屬於它歷史上的意義。對於自古以來的木結構建築無法放棄的日本民族,雖然因為混凝土具備自由形態的條件而漸漸被取代,但總是有一群人仍舊期望保有木結構時代的特點,就算它總是有那麼一點點不自由,有那麼一點點脆弱,但這「一點點」的狀態卻能緩緩地、長久地延續下去。

此外,日本傳統特有的茶室、日式庭園、玄關等空間,也同樣保留在一般居家設計當中,淵遠流長的文化觀,不因時間流動的無情而就此消失,反倒因為如此,日本建築亦反向地影響了西方世界。

▲以鋼骨結構架起宛如漂浮在空中的二樓,因為這個漂浮的設計,圍繞一樓和室的中庭是住宅的中心,成為一個具有流動感的空間,那個地方就是所謂的「茶庭」(露地),在日本設計中,把和室放在茶庭,就成了茶室。該案例「Patio」的設計者為矢板建築設計研究所,於2013年獲得日本建築家協會JIA新人賞。©Shigeo Ogawa

▲在現代簡約的空間中,仍舊以混凝土(新建材)蓋了一間標準茶室的和室空間(舊傳統)。©shinkenchiku-sha

自然系.前衛建築,模糊「場」與「物」的界線

©MOVEDESIGN

上面這張照片,是否為你「印象中」的日式建築?室內天井、引進陽光與綠意,消除建築體與環境之間的隔閡,若談到當代日本建築,與大自然從容祥和的對話,絕對是其令人難以忘懷之處。

2013年得到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伊東豊雄認為:「現代主義的建築斷絕了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因而形成了自閉的人工環境,結果是世界上的每個現代都市都變成難以區別的均質環境......。現在的我們正展望並著眼於21世紀的未來。我認為該是好好釐清究竟何謂『對自然敞開之建築』的時候了。」

延續前文所探討的「傳統文化觀」,我們再回想看看你所知道的傳統日本建築,由於日本位於溫帶氣候地帶,四季分明的特質,使得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就對環境與空間的看法與他國不同。跟隨環境持續變化的空間樣貌,讓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同樣擁有自由變化的思考。因此,日本文化在根本上,是抱持著生生流轉、永恆不息的變動觀。

從日本傳統建築,到19、20世紀後的代謝派(代謝派的黑川紀章提出「從機械時代邁向生命時代」)、伊東豊雄、21世紀的幾位新生代建築家,「自然元素」隨著科技、社會、城市的革命性變化,催生出不一樣的建築演化。而由於整個建築體系的推動,居家的空間設計也相當關心與環境的對應,若要探討日式建築的現在進行式,必定得觀察人、建築在環境與社會中的互動,這已成為21世紀當代建築的核心價值。

▲此案例獲得2014年GOOD DESIGN AWARD,由「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在面對周遭地形環境的情況下,破除集合住宅的傳統設計,以「自由的自然地形」為架構,創造出擁有共用花園與住宅露台的前衛建築。(via

▲得到日本JIA東海住宅建築賞2014「審查員別賞」的作品「4+1HOUSE」,為建築師米田雅樹為自己設計的家。他直接將一棵八公尺高的木樨樹移至家中,家庭成員所居住的生活空間,也將圍繞著這棵樹而形成。©Kawai Katsushi

▲成為生活中心的樹,將各種自然要素串連在一起,產生出將人在屋內的生活與自然環境互相交織的空間。©Kawai Katsushi

從上述幾個日本建築大賞案例中,我們可窺見當代建築師不希望把建築物當作一個與周圍環境相割裂的獨立體,而是將其看作與自然相連、無限延伸的連續體,抱持著重返自然、與自然同居共生的價值與信仰,並逐漸將建築視為自然的一部分。即便因為數位建築科技的出現,而逐漸擺脫過去建築形式上的不自由,讓當代自然系建築在表象上更加「前衛」,但回到最初的思想,他們依舊是真誠地面對如何與原初的自然界交往、與環境脈絡交融及共生,日本建築這樣的獨創性,某種程度上也回應了日本傳統生活中,因應外部環境更迭而改變生活模式的習慣與價值。

建築非永恆?人道主義,天災逆襲的反思

雖然我們仍舊在探討建築設計的當代趨勢,但天災頻傳的今日,建築物顯得十分脆弱卻又是不爭的事實,建築家們開始提出「建築非永恆」,並對於人類長久以來存在著「擁有房子就擁有幸福」的觀念提出質疑與反思。

回到建築物本身的形體,體積龐大、對物資的消耗、不可逆轉性,彷彿在天災逆襲後漸漸浮上「檯面」,該如何讓「建築」緩慢而溫和地著落在大地之上,許多當代建築師開始提出反思。以隈研吾來說,他早在90年代末期便開始反省建築的原始精神,他思索日本建築的真義,從原始的物質重新出發,提出「負建築」哲學,先後完成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發生大型地震,引起海嘯、火災、核洩漏等事故,造成嚴重災情,大自然無情的反撲,粉碎了日本建築技術的神話,讓人們深感人類的極限,重新尋找因應未來之道的時刻就此來臨。當時震災後不久,伊東豊雄曾率領隈研吾、妹島和世、內藤廣、山本理顯等四位日本當代重量級建築家們組成「歸心之會」,主要目的在於一起針對「復興」進行思考並做出具體行動。

伊東豊雄表示:「在賦予避難所與臨時住宅生活中某種原初的社區形式時,也想創造出臨時住宅傳遞與既存住宅地區的環境與關係。」於此同時,建築師也開始從根本之處重新思考「建築究竟是什麼」,回溯到建築的原點,回歸人們最基本的需求,居民心之所嚮的場所該如何從此刻「發生」呢?

▲該案例為第8回JIA東北住宅大賞選出的大賞作品「名取之家」。日本東北地區因為歷經了地震海嘯的災難,使得許多老房子成了危樓,這個案例讓一味只想將老屋打掉蓋大樓的淺見者上了最好的一課。©佐佐木設計

▲建築事務所佐佐木設計將屋主在山形縣鶴岡市所擁有的百年土屋(過去是作為倉庫使用),以及因為震災決定要拆除的宮城縣大和町擁有130年歷史的古民家,將兩者一起移築到宮城縣名取市。在移築之後,除了保留原本的木造結構,原本建築物內能夠使用的內裝,也都在新的房子裡,以新的樣貌呈現出來。©佐佐木設計

我們再回歸到本文的第一段,木結構建築其實還涵蓋著另一個面向,它「告訴」我們生物必定會走向死亡,如何學習「放棄的美學」,如何因應日本長年遭受天災地變的命運,加上21世紀掀起永續建築的風潮,於關懷環境的自然觀之下,文化、自然、反思,日式建築現在進行式的核心價值,或許就隱藏在其中。

趨勢觀察家分享玳爾設計|朱志峰

長年來專精於日式空間設計與觀察的「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總監,以「新和風主義」活躍於臺灣室內設計界,並積極地扮演臺日兩國的橋樑,促成設計文化上的相互交流。秉持多年來的經驗累積與設計觀察,朱志峰總監針對日式風格的未來趨勢,也和「綠建築家」分享自己的一番見解。

▲「玳爾設計」朱志峰總監。

朱志峰總監本身對於「在現代建築中,保留日本傳統的文化觀」深有所感,其中他認為最能直接代表這項精神的,即建築中的「和室」空間。朱志峰總監指出,日本獨棟、獨戶的住宅「一戶建」,通常會特別保留一房作為和室使用,並且在功能上傾向和客廳或者戶外有所連結。觀察到這點的朱志峰總監,也將這項傳統精神沿用到臺灣的住宅上,在自己的設計中,延續當代日式建築的特色。

▲朱志峰設計師的「新和風主義」,主要落實在揉合臺日文化特色於室內設計上,此作品特意保留代表日本傳統精神的和室空間,為彰顯日式風格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朱志峰總監特別以這個案例說明關於日式建築「模糊室、內外界線」的特色:「在日本常常可見中庭的設計,透過緣廊、障子門,形成所謂室內空間對外的『界』。」就日本傳統而言,只要拉開障子門,就能將「界」模糊化,在串連室內與自然景觀上,日本自古以來便已這樣的手法延續至今。

▲因為臺灣氣候的緣故,朱志峰將障子門改為鋁門,不僅符合在地環境的條件,也一定程度地保留了日式建築的內蘊。

▲朱志峰總監進一步解釋,因為和室和緣廊架高的緣故,為了銜接兩者的高度,原本為落地窗的鋁門也必須跟著抬高。為了表達所謂的「模糊界線」,在室內設計上亦能透過這樣細緻的手法傳達出來。

▲此外,朱志峰總監判斷,因為受限於日本傳統服裝的緣故,日本人行動的方式不誇飾,小步、慢走成為日本文化的特色,因此「緩和的台階」也常常在日式建築中出現。

其實要談到日式建築的設計趨勢,往往必須依附著「時間」的因素來探討,到了當代,日本建築在回應建築與時間的關係上,依舊繼續發展著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朱志峰總監承襲日本與臺灣的文化精神,期望能表達在這個當代他所想要訴說的建築語言,就如同日本傳統文化淵遠流長,但卻一直都沒有消失過一般,朱志峰總監也期望在加入臺灣特有文化觀之後,以這個狀態緩緩地延續下去。

▲「擇食居酒屋」為朱志峰設計師的商業空間作品,室外的吧檯不僅傳達了日本傳統居酒屋的精神,其實也盛載著臺灣路邊小吃的回憶,在臺日之間放入更多可能性,是他針對當代日式建築在臺灣的反思與表現。

文字撰稿:綠‧建築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G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