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日式風格的人,總是被那看似平淡、簡樸,實則處處牽動著人們內心情緒的「氛圍」所吸引著,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一種沁到心靈深處的「韻味」。
聽過「wabi-sabi」(侘寂/わび.さび)嗎?讓我們先從唯心的日式文化特有美學反推回去,由裡而外,或許你能更了解何謂人們口中的「日式風格」、何謂「和之奧義」。
▲被列為木曾三大名剎之一、位在日本長野縣的「興禪寺」,此為正殿前寬敞的「看雲庭」,由枯山水庭園藝術家重森三玲以雲海之美為題所打造。via
從唯心美學開始—和敬清寂的精神,茶室
「如何打掃滿是落葉的庭院?
首先用草耙把地清理得一乾二淨。然後,搖晃其中一棵樹,好讓少許樹葉掉落。
這就是wabi-sabi。」
日本人的語言文化,善於表達微妙的情感、茫然的意志與心靈的邏輯,「wabi-sabi」並不像歐美國家習慣之二分法,這個詞彙難以解釋,曖昧不清。不過,wabi-sabi的心靈狀態與對於物質主義的理解,是源自於西元九、十世紀,中國詩詞與黑白水墨畫中,蒼涼、憂鬱、極簡主義的氛圍,而其在茶道儀式中,有了最完整的實踐。
▲wabi-sabi適用於各種人造的物體、空間和設計,是對中國在十六世紀或更早,所追求之完美或壯麗美學的反動。wabi-sabi可說是一種抽象的、非再現之美。via
wabi-sabi美學風潮在日本茶聖千利休(1522-1591)的引領下發展到最高峰,「茶道」漸漸衍生成一種兼容並蓄的社會藝術形式,其中結合了建築技術、室內和庭園設計、插花藝術、繪畫、烹飪和表演藝術等。千利休當時設計了一種新的茶室,是以農夫居住的泥牆小屋為雛形,用茅草覆頂,殘破木造的結構大剌剌地裸露在外,早年日本茶屋受到中國影響,也曾經非常華麗氣派,所以令人吃驚地是,千利休把這間茶室壓縮成只有兩疊塌塌米,大小僅有3.6平方公尺,大大改變了奢華的茶會形式。
▲千利休為富商之子,原名為四郎,於17歲左右開始在書院學習茶道,隨後向武野紹鷗學習清寂茶,並在後來成為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茶頭(負責茶事),被尊稱為天下第一的茶之宗師。via
▲千利休將茶室「草體化」,即將正式座敷的美,以破壞的方式達到適合清寂茶之茶室的過程。上圖為「待庵」,被認為是可能與千利休相關的唯一現存茶室。via
茶屋建築中,最特別地是名為「躝口」(にじりぐち)的構造,即茶屋入口的正方矮門,非常窄小,人進去時需彎腰、屈膝、低頭,因此進入茶屋必須去除代表階級的華冠與配劍,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回歸本色。日本茶道主張儘管身處斗室,也能體悟出深遠哲思,這就是所謂的「壺中」,亦即人可以在狹隘茶室思索宇宙奧義。
茶道文化淵遠流長,日本特有的建築形式「茶屋」到了現代依舊存在。如1946年誕生於本長野縣的藤森照信,他不僅是專攻近代建築史、生產技術史學者,也是位知名的建築家。他喜愛將木、土、石、植物等自然元素放入建築中,給人質樸淡雅的感覺。曾提出內向空間、自然素材論、現場論等建築理論,並在其作品中不斷實踐,成為獨樹一幟的日本現代建築家。
▲藤森照信2013年於在臺作品「森文茶庵Sun Moon Cha」留影。
藤森照信認為「茶屋」是日本傳統建築中最小的建築,他在自己的故鄉蓋了一座高聳如樹屋般的茶屋,稱之為「高過庵」,具有千利休茶屋的精神,只有兩塊榻榻米大小,可以招待兩名客人,必須靠一座爬梯才能爬上。
▲「高過庵」,屋頂用的是會隨時光添姿消色,展現生命痕跡的「銅片」。藤森照信這間小小的茶屋讓人們對於建築有了另一層的省思。via
窄小極簡的空間內,卻涵蓋著深闊的侘寂哲學,wabi-sabi後來轉變為一種獲得豐富精神生命的途徑,因為有這種詩學傾向,這樣的生活方式不但培養出人們對日常生活細節的鑑賞能力,也對自然界被忽視、不被注意的面向,產生了新觀點。從此,原本不起眼的簡樸,現在取得新意義,成為新的、純粹之美的基礎。
▲具有百年歷史的「俵屋」,被認為是京都最古老和最負盛名的旅店,也涵蓋著wabi-sabi的審美理念:「任一房間內的事物和元素都不應該比其他來得突出。」via
木造建築的傳承—佛教、寺院與民家
將時間推回到更古老之時,約莫西元六世紀左右,日本受到中國建築技術與佛教傳入的影響,大量的神社、佛教寺院、離宮相繼興建而起,引進來自朝鮮半島的「造佛工」與「造寺工」,並開始採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舉架和翼角的屋頂。當時建造的飛鳥寺、四天王寺等正統寺院,雖然這些建築物目前已不復存在,但飛鳥時代的樣式卻流傳至今,在法隆寺的金堂、五重塔、中門、迴廊皆可看到。
▲位於奈良縣的「法隆寺」是日本目前既存的最早期建築,被認為是飛鳥時代(592-705)建築的核心代表,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法隆寺」建造於7世紀,作為聖德太子的私人用寺廟,一共包含了41棟的獨立建築,上圖為「金堂」,具有漢傳佛教的色彩,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梁柱結構建築,屋頂為歇山頂形式。via
▲奈良的「東大寺」則是8世紀的寺廟代表建築。作為各令制國(日本古代的行政區劃)所有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東大寺是日本漢傳佛教早期歷史中最具大規模的宗教建築。上圖為「東大寺」內的「法華經堂」,建造於743年。via
▲以鑑真大師(註:受聖武天皇之託,以首位可傳法授戒的僧人之姿來到日本)聞名的「唐招提寺金堂」也是奈良時代的代表建築。與歇山頂式的法隆寺金堂不同,寄棟造(廡殿頂)的屋頂有沉穩之感,其前廊採取開放式,圓柱並列,是「唐招提寺金堂」優美的主要原因。via
在進入平安時代後,除了宏偉莊嚴的佛寺、塔和宮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築式樣也開始產生變化,並使傳入的建築技術有著各種發展,創造出投日本人所好的優雅建築。
▲在佛教建築極為興盛的時代,另一方面也出現伊勢神宮、出雲大社、住吉大社等有力的神社。直線的形式簡潔樸素,又具有莊嚴,反映了受佛教傳統影響前的建築傳統。上圖為日本最古老之神社——「出雲大社」。via
▲在安土桃山時代(1568 - 1603)出現了兩種新的建築形式—城郭和書院,反應出當時軍國主義的發達。城郭是一種防禦性的建築,保護封建君主以及軍隊士兵;書院則是具備接待大廳和私人讀書空間的功能,上圖為二條城的「二之丸御殿」,為書院的典型範例,其代表性的特色包括床之間(壁龕)、書院窗戶(可看見精緻的花園)等。隨著書院造的發展,具備明障子等隔間材料、榻榻米的鋪設、吊繩頂棚等要素的座敷於焉成立,也奠定了後代對於日式風格的基本印象。via
▲近世在發展注重武家權威與階級的豪壯書院造的同時,以宮廷為中心的公家社會,也熱愛洗練的王朝文化,出現追求與風雅遊樂相符的建築。結果就產生了與嚴肅的書院造大異其趣,具有自由造型表現的「數寄屋風」書院建築。如上圖為江戶時期建於京都之「桂離宮」,除了書院群,還有松琴亭、賞花亭等茶屋,或是作為持佛堂,稱為園林堂的庭園設施,配置在廣大的回遊式庭園中,完美呈現庭園與建築融合的美感。via
▲上圖為桂離宮松琴亭的室內景象,已可看出現今我們對於日式風格的既有印象,即大家所熟知的「和室」設計與格局。在這個時代值得一提的建築特色為「結合柱與楣的箱形結構」,以多種的方式組合,產生優美的藝術效果,「桂離宮」便是這類建築物的登峯造極之作。由於柱子承受了屋頂的重量,牆壁便能變得輕而薄,甚至演變成可拆卸活動的隔板,這也是日本建築空間「變通性」高的原因。via
▲和室基本上繼承從中國唐朝傳入的建築樣式,但日本人保留了古代中國人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把原本寢室使用的疊蓆,延伸到整個房間,再配上日式房屋常見的灰砂牆、杉板、糊紙的拉木隔扇門,就演變成所謂的「和室」。via
日本傳統木造建築經過世代的演變,並沒有因為現代化材質的加入而被捨棄,不僅成為日本建築的代表性建材,甚至影響了當代其他國家的建築風格,芬蘭建築師Kristian Gullichsen曾於紀錄片「壺中,日本現代建築」中表示:「建築師向來對日本傳統的木製構造很有興趣,這種風格與現代美學非常相襯,它以簡潔的語彙表達內涵。」
▲延續到當代日本建築空間,依舊以大量木作結構為主。上圖為「中山大輔建築設計事務所」之作品「上三川.大山の家」。
「室內即室外」,尊重大自然—原始形態、不規則性與光影
日本在四季分明,與大自然共生千年的經驗下,讓這個民族的人們看待自然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wabi-sabi的美學中強調「觀察大自然可以得到真相」,與西方認為不朽、壯觀和耐久才是偉大美學的理念恰好相反,「大自然中綻放與繁茂之際是找不到wabi-sabi蹤跡的,只有在初發和凋零的瞬間才得以發覺。」
建築家黑川紀章曾說:「歐洲的二元論思想太過強烈,這種思維來自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及天主教神學,所以他們認為自然與人造建築是互相對立,兩者互相抵觸,建築含有征服自然的意味。其實建築與自然的融合,兩者交會之處,才最耐人尋味,也才最重要。」
▲在傳統日本庭園中,可窺見日本文化特有的自然觀與寧靜氣質,以巴洛克風格或歐洲庭園為例,植物都修剪成幾何圖性,大自然的不規則性消失了,日本人卻故意凸顯那份「不規則性」。上圖為日本「東福寺本坊庭園」,靈感來自日本橋、箱根山、堀江、富士山、琵琶湖等大自然景觀,不以大小見長,而是用最小的空間呈現世界觀,創造出創作者心中的山水。via
這份尊重大自然的世界觀,亦受到佛教的影響,「人類誕生之際,千萬個細菌穿入口鼻,至死都得與這些細菌共存,佛教認為人類生存不能自外於自然,問題是如何在對立狀態下取得平衡。」
而日本特有的自然觀反映到當代的日本建築上,往往透過「室內即室外」、模糊界線的設計手法來表現,他們認為建築物的形狀不該由外觀判斷,反而是室內空間的延伸,因此予人非常和諧的感覺。如兒時居住在日本鄉下,被大自然美景所環繞包圍,有著與自然一同生存經驗的建築家伊東豐雄便主張:「新世代建築應具備旺盛生命力的形態,並進一步瓦解建築室內外的分際,藉以成就一個連續性建築來達成與自然環境共生的思想。」
▲以其代表作「仙台媒體中心」為例,伊東豊雄表示:「這棟大樓不只是透明,我也希望建築物不是隔開室外的城市,而是繼續延續戶外的空間。日本傳統建築對戶外與室內界線相當模糊,即便是室內也能體會到大自然,我想在現代建築中,重新創造這種關係。」via
▲而這樣的思想也在出身伊東事務所、目前風靡歐美的日本女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代表作「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中得到了具體的驗證:「一個正圓中收容了隨意配置的方型盒子,讓當中的空間完全失去主從的轄制關係。再加上本館與外界的邊緣亦是一種使用透明玻璃來模糊甚至說是消除內外境界的手法,不禁令人感到與其說那是一個被圓所包被的美術館建築,還不如將它視為一個向城市打開的藝術集散地。」via
▲傳統日本房舍的「緣側」在天氣晴朗時,就成了院子的一部分,一旦下雨,也能預防雨水打進屋裡,緣側在雨天便會淋濕,此時就沒人使用。所以緣側的界線其實也很模糊,因為運用這種曖昧架構,日本建築便能與大自然共存。via
就算過著現代化、高科技的生活,日本傳統仍是隨處可見
就如同日本文化中的其他元素,現代科技的發展為日本建築帶來了十分顯著的變化。在二戰後的重建需求是促進日本當代建築發展的重要關鍵,而這些重建後的城市與舊有的建築樣貌完全不同。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引入西方的建築技巧、材料和風格,建造出與日本傳統風格有極大差別的鋼鐵和水泥建築,而不再是木造形式,也因而在材料、功能、結構和比例之間的關係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其後日本逐漸開始在此基礎上尋找日本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理念之間重疊的部分,互相替換,並走出自己的特色。
▲被譽為孔德繼承者的辰野金吾為日本近代建築的代表大師,他能在同一時期設計出廣泛的樣式,紅磚與灰白色系飾帶為獨樹一幟的辰野金吾風格。此外因他的學生來台發展相當多,對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建築亦影響至深。via
▲辰野金吾的作品「日本銀行本店」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家取代御雇外國人、以自已的實力表現自己國家力量的見證。「從建築厚實的牆壁中透出莊嚴肅穆之感,一掃明治時期建築給人的文明開化活頗熱鬧氣氛。」建築家藤森照信如此評論著。via
▲英國派辰野金吾另一代表作「東京車站」,可說是明治時期的國家紀念碑。
日本往往在吸收或效法他國文化中的精髓中,轉而演繹發展成自身文明的內涵,近代的日本建築,也因西方現代主義、極簡主義的影響,交互融合出現代化的空間格調,其強調的是中性、自然色調的沉靜和造型線條的簡潔,以「減法」哲學回到本質,斷捨脫離對於事物多餘的執著。
▲受到現代主義與極簡主義的影響,當代建築外觀呈現簡潔的線條造型設計。上圖為松山將勝於奄美大島的住宅作品。
然而從本文第二段闡述之傳統日本建築中可窺探,榻榻米、移動式紙門所型塑的和式均質空間,與和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文化傳統息息相關,再連接到幾位當代建築大師的設計觀,我們能發現「就算過著現代化、高科技的生活,日本傳統仍是隨處可見。」而所謂日式風格、和之奧義,或許最重要的關鍵即在於此。
建築家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之所以能擄獲日本人的心,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精確地刻劃出日本建築的靈魂與禪意,從谷崎潤一郎的名作《陰翳禮讚》一書中能一探端倪——日本人自古以來所喜好的並非那種直接而明亮的空間,而所謂wabi-sabi之物也含有一種朦朧、模糊、黑暗陰鬱、稀薄衰弱的特質,就如同鋒利的刀刃呈現出柔和黯淡的白光一般。因此日式空間往往偏好透過「紙門」對光線層層過濾,與藉由不同位置的採光來營造出漸層式光影空間的幽靜氛圍與空間表情,安藤忠雄所熟稔對於光的操控與灰色建築元素的運用,也因而成為當代日本建築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安藤忠雄代表作——被稱作「光之教堂」的「茨木春日丘教会」。他曾針對該作品表示:「光線是大自然的特質,光之教堂的訪客都沐浴在陽光下,我認為這就代表人類學會自然和諧共生,我想讓信徒籠罩在陽光下,表達信眾與自然合而為一。」via
▲安藤忠雄在另一個作品「水御堂」中,藉由運用傳統色彩以及佛教的蓮花池,接觸傳統思維。他說:「這個寺廟的蓮池並非立即可見,必須轉換方向,走道穿過樹木還要繞過牆壁,到達蓮花池之前會先看到砂石花園,最後才是入口。我希望訪客進入室內之前都能先擬想一下建築物。進入建物的通路,在日本建築上相當重要,通路是引發感官反應的時空,也是一部分的空間體驗。」via
此外,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各式先進前衛的建築科技與材料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但於此同時,也有如同提出「負建築」主張,採用自然材料打造建築的當代建築大師——隈研吾誕生,讓日本建築就如同生態的多樣性一般,表達出一種異於西方思想的東方思維與智慧,亦印證了「傳統精神,隨處可見」的日式設計本質。
▲隈研吾以「負建築」為信仰來延續傳統與自然,設計基調從日本傳統建築出發,時常運用木頭、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並結合自然景觀,創造出外表看似柔弱,卻相當堅固溫馨的建築作品。上圖為其作品「長城下的公社/竹屋」,以竹子呼應中日兩國傳統文化,使建築能真正融入環境,成為自然的一部分。via
▲在造型上呼應地區傳統,展現江戶建築風情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隈研吾認為「20世紀類型的建築,無論混凝土,還是玻璃,製造出的是一個密閉的物體。」他針對其最具代表性的設計手法「木格柵」表示:「我並不想製造一個像雕刻的東西,而是想做出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多一點自由流通的,具有柵、圍牆性質的建築。我認為格柵和格子是達到此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
▲當代居宅中,也發展出不失日式傳統精神、具現代感的格柵設計手法。上圖為建築師井上久実的作品。
日式空間的觀察家與實踐者—「玳爾設計」朱志峰
「玳爾設計」設計總監朱志峰(Shiho)曾負笈日本學習空間設計,回國後因語言和設計能力的優勢,透過當時任職的室內設計公司,與日本當紅一線的設計師頻繁接觸與學習,這份寶貴的經驗從後續創業至今,一點一滴的累積,漸漸地發酵,多年的訓練已完美地顯現在當下的設計成果中。而朱志峰也因自身對於日本文化的喜愛,深深地影響日後的設計風格,從他的作品中,隱藏著日式空間所含有的特色細節,並將這股設計風潮推向巔峰,在業界中已成為具指標性的「日式風格」代表,甚至可說是當代台灣和風美學的代言人。
▲「玳爾設計」設計總監朱志峰因特別喜愛日式設計中特有的寧靜與安心感,以及不花俏、捨棄多餘元素的本質,二十年年來始終堅持做自己的日式風格。
▲結合台灣特有文化與有別於日式較為拘謹的自由性,朱志峰融合發展出「新和風主義」,為傳統日式空間帶來新氣象,深受在台日本客人的喜愛與青睞。
▲「新和風主義」在色彩上的表現最為顯著,超脫以木紋遍佈大面積的標準日式空間,朱志峰表示日本人相當驚艷於台灣的室內設計能有這麼多的選擇與變化。
除了保持對於設計的熱情之外,朱志峰於2014年開始經營「日式空間設計觀察」粉絲專頁,在作為日式風格設計的實踐者之餘,更成為一名和風美學的觀察家、推廣者,希冀能分享更多的設計美學與日式蘊涵給志同道合之人,甚至是影響一般普羅大眾,同時也藉此社群媒體強化自身品牌的設計理念。
▲作為日式美學的觀察家,朱志峰與《綠.建築家》合作專題,以其設計專業引領讀者探訪日式風格空間。◎「大倉久和飯店」.更多內容請參閱報導
▲同時舉辦多次商業空間的見學報導,帶領讀者品味精彩的日式風格作品。◎「擇食居酒屋」.更多內容請參閱報導
▲本身對於建築師隈研吾的喜愛,朱志峰屢次前往日本進行深度見學,不放過每個觀察大師作品細節的機會,讓其設計功力也因此往「建築室內化」的專業方向前進。◎「ONE NISEKO」.更多內容請參閱報導
在年年累積深度專業的同時,朱志峰也相當積極地增加廣度,期望作為台日之間的最佳「橋樑」。2014年他同時發表了「新和風三具」(建具、家具與燈具),親自拜訪京都、石川、福井等地的資深職人,以其嶄新的設計觀,融合台灣文化與老職人的國寶級手藝,表達「玳爾設計」品牌的獨特風格。而朱志峰也將發表於日本當地合作的空間設計案,這條堅持日式風格的道路我們已經可以預見其充滿光明的未來性。
▲「玳爾設計」app 《和風主義》收錄朱志峰的日式空間作品與其推薦的國際精彩案例,是想更深入了解「日式風格」的優質數位工具。
▲喜歡日式風格的人,也可於「玳爾設計」專頁欣賞朱志峰精彩的作品演繹。